2022-07-18 - admin
由于前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快,后8年最低要保持在7%以上,经济增长速度必须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略高一些。
中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,一些国家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取得或者掠夺中国的数据。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,出现了一种虚拟化现象。
未来中国很可能会出现无人驾驶汽车城市,很可能会出现自动驾驶高速公路。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,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。未来人类将会利用算法,开拓太空资源。其次,数字经济发展必须脚踏实地,不能好高骛远。中国在工业数据领域同样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,这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国家。
正因为如此,中国不能因为积累了世界上最多的消费数据和工业数据,而认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高枕无忧。2021年12月12日,国务院印发《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。借债的时候一定要想好,企业的现金流是不是足以支撑债务,企业的生产能力,是不是足以制造足够量的现金流。
首先是老龄化问题,很多人说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,这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。过去几年的部分政策例如去杠杆,确实让一些民营企业受到了负面影响。制造业投资常常可以反映出企业的预期,如果企业对未来前景预期不好,就会缩减投资,特别是民营企业,对市场和政策的调整更为敏感。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借新债还旧债了。
还有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,也是一个未来亟待找到解决方式的问题。首先,国内应该注意政策调节要尽量平稳,不要用力过猛。
这也是一些人产生悲观情绪的原因,毕竟看到很多企业死掉了。再比如对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调整,房地产业是中国百姓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,如果令企业对未来的发展预期受到打击,造成的结果可能具有传染性,一旦房地产业发展的走势下来了,会让其他相关行业的信心也受到影响,大家都在观望,最后就不投资了。我们一方面就是要找到微调的办法,不让房地产业成为吸纳资金的一个黑洞,但也不能让行业垮掉。其次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应该更加务实。
不得不像国家和银行借债,当债务不断膨胀,就会变得难以收场。在未来,自动化、AI技术可能会替代很多现有劳动力,未来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无人工厂、无人码头等。如果中央政府把这些结余统筹起来,是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养老需求的。未来,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,缺口不一定会很大,反而有可能出现结构性的失业。
但是,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考虑,就是让很多民营企业明白了一件事,靠借债来进行的扩张是要小心的。其实,那些企业就应该被淘汰,就像20世纪90年代,大量国有企业倒闭或者转为民营化发展,5千万人下岗失业,我们最终还是挺过来了,而且在此之后,中国还迎来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。
来源:凤凰周刊 进入 姚洋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经济政策 民营经济 。比如今天,中国所有的外卖骑手加起来约有600万到一千万人,实际上,这些工作能维持多长时间很难说的,也许很快就会被自动驾驶技术所代替。
实际上,目前来看,全国养老金还是有结余的,只是各地不均衡。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结构经历了非常剧烈的调整,调整主要在两个方面,一是结构性的调整,也就是产业间的调整,那些高耗能的、产能过剩的这些行业被消除和淘汰掉了,一些创新领域、新兴行业异军突起。即使未来真的出现养老金不足,国有企业多年来为国家积累下来的资本,依然可以承担这部分亏空,所以,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我们不要总是夸大危机,更多的是要想办法应对。我们总是担心,养老金储备不足了怎么办,未来的人该如何养老。我认为,老龄化的挑战不能夸大。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根源,就是当年很多项目盲目乐观,轻易上马。
疫情发生两年来,2020年各地税收有所减少,虽然2021年略有好转,但很多地方政府的日子依然不太好过。政策调整要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,过快过猛则有可能打击到大家的预期。
中国经济高速发展,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。如何平衡房地产业的发展,这是中国经济良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。
例如2021年下半年,制造业投资的增速有所下降,就和大家的预期改变有关。人口老龄化最可能造成的问题是消费力不足。
当然,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,未来中国经济、国民生活水平若要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,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和改进。另一方面的调整是在企业层面,大量僵尸企业被驱逐出了市场。想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,应该停掉现有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,改为项目制,一个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有多少、能获得政府多少补贴等都要公开,让人们看得一清二楚,然后再向市场融资。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养老保险。
老龄化问题不要夸大,新技术影响不要低估即使未来真的出现养老金不足,国有企业多年来为国家积累下来的资本,依然可以承担这部分亏空,所以,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我们不要总是夸大危机,更多的是要想办法应对。
我们一方面就是要找到微调的办法,不让房地产业成为吸纳资金的一个黑洞,但也不能让行业垮掉。还有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,也是一个未来亟待找到解决方式的问题。
人口老龄化最可能造成的问题是消费力不足。在民生方面,中国未来也要面临不少挑战。
想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,应该停掉现有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,改为项目制,一个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有多少、能获得政府多少补贴等都要公开,让人们看得一清二楚,然后再向市场融资。如果中央政府把这些结余统筹起来,是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养老需求的。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养老保险。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结构经历了非常剧烈的调整,调整主要在两个方面,一是结构性的调整,也就是产业间的调整,那些高耗能的、产能过剩的这些行业被消除和淘汰掉了,一些创新领域、新兴行业异军突起。
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借新债还旧债了。首先是老龄化问题,很多人说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,这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。
借债的时候一定要想好,企业的现金流是不是足以支撑债务,企业的生产能力,是不是足以制造足够量的现金流。不得不像国家和银行借债,当债务不断膨胀,就会变得难以收场。
另一方面的调整是在企业层面,大量僵尸企业被驱逐出了市场。我们总是担心,养老金储备不足了怎么办,未来的人该如何养老。
2021年12月份CPI和PPI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全栈式服务助力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付凌晖解读1—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九江好看时尚服装店在哪里,九江服装品牌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